望奎县“五子治沟法”、“五化治沟法”治沟见成效
望奎县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多年来,望奎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侵蚀沟治理作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中之重来抓,突出规划引领,据实研判沟情,多方筹集资金,创新治理措施,逐步推进“害沟”到“利田”的转变,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结合多年治理侵蚀沟的经验,根据侵蚀沟产生、形成与发育的规律与特点,因害设防,就地取材,实施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初步探索形成了沟头修跌水、沟底建谷坊、沟坡削坡造林的望奎治理模式,实施“五子治沟法”和“五化治沟法”。
1.“五子治沟法”即沟头楔橛子、沟岸钉钉子、沟坡立梯子、沟底夹杖子、沟心插钎子。
沟头楔橛子:在沟头崩塌部位,用新鲜的直径15-20cm白皮柳木桩一根挨一根楔入土中,一般入土0.6-1.0米,这样可以保证成活;
沟岸钉钉子:在沟的岸边,用新鲜的活柳桩挨排钉入,起到稳定沟岸的作用;
沟坡立梯子:经过削坡后,沟坡还比较陡的情况下,用松木桩平行沟心方向挨排钉入土中,露头20cm,入土60cm以上,每隔一米或1.5米为一排,呈阶梯状分布,形成马道,最后在台阶上造林;
沟底夹杖子:即编柳谷坊,可以两排柳条,也可以三排柳条编排;
沟心插钎子:即沟心插柳,50cm*50cm,确保成活,稳定沟心效果最好。
2.“五化治沟法”即硬化沟头、强化沟缘、固化沟岸、实化沟底、绿化沟心。
硬化沟头:在沟头汇水口,采取陡坡式石笼跌水或直墙式石笼跌水措施,保护沟头,畅通水流;
强化沟缘:采取修沟边埂,埂上栽植沙棘苕条,形成树墙,保护沟边缘免受侵蚀;
固化沟岸:采取削坡,一般按1:1.5的比例削成稳定边坡,削坡后实行水平阶造林整地,在阶上栽植杨树或柳树,最终稳定沟岸;
实化沟底:在沟底侵蚀部位,按照顶底相照的原则,采取格宾石笼谷坊和柳桩谷坊措施,加固沟底,抬升沟床,固定沟基;
绿化沟心:采取沟心栽植柳树或插柳穗的方法,实施沟底绿化,进一步稳固沟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