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侵蚀沟治理力度全力做好黑土地保护
十一月初的一场暴雪让很多地方提前进入冰天雪地的寒冬状态,然而在望奎县海丰镇、恭六乡、东升乡等地的一些田野沟畔,施工人员和机械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施工作业,这是望奎县为抢抓工期,正在进行2021年度的侵蚀沟治理工程施工。
望奎县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近年来,望奎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侵蚀沟治理作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中之重来抓,逐步推进“害沟”到“利田”的转变,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望奎县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是典型的寒地黑土核心区。但是望奎地形多为波状起伏台地和丘陵状台地,坡长坡缓,雨水易于聚集,产生较大坡面汇流,冲刷土壤。望奎土壤多为黑土、黑钙土和草炭土,土质松散,不抗冲。这些土壤的成土母质为黄土状亚黏土,透水性差,容易造成径流在潜层土壤汇流,随着春季雪水融化和夏季集中暴雨,易于发生冻融侵蚀和水力侵蚀,进而汇流冲刷形成毛沟、切沟和冲沟,有的甚至发展成了季节性河流。据调查,全县共有侵蚀沟2496条,侵占耕地7.8万亩。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望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度进行侵蚀沟治理,根据侵蚀沟的现状,突出规划引领,多方筹集资金,创新治理措施,打响了一场侵蚀沟治理的攻坚战。
科学编制规划。编制了《2019-2030年望奎县水土保持规划》,规划明确近期(2019~2025 年)内,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211.77平方公里, 治理侵蚀沟524条,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25.00 %以上;远期(2025~2030 年)内,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9.97平方公里,治理侵蚀沟603条,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45.00 %以上。各项治理措施全部生效时,预计每年可拦蓄径流总量91万立方米,拦蓄泥沙总量235万吨,近期规划期末即2025年末,提高粮食单产约 20%,增产粮食1.31万吨 ,增加直接经济效益约3275万元。
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国家、地方、社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积极对上争取国家投资8188万元,治理侵蚀沟468条,其中2019年以来,投资7459万元,治理侵蚀沟399条。另一方面引导和鼓励个人以多种方式参与侵蚀沟治理,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共有48户承包户投资240万元治理侵蚀沟144条。把治理侵蚀沟与治穷致富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助力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经济。
创新治理方式。根据不同侵蚀沟产生、形成与发育的规律与特点,因害设防,就地取材,实施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初步探索形成了沟头修跌水、沟底建谷坊、沟坡削坡造林的望奎治理模式,实施“五子治沟法”和“五化治沟法”。“五子治沟法”即沟头楔橛子、沟岸钉钉子、沟坡立梯子、沟底夹杖子、沟心插钎子。“五化治沟法”即硬化沟头、强化沟缘、固化沟岸、实化沟底、绿化沟心。
坚持不懈的治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保护了耕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近几年共实施侵蚀沟治理612条,2130亩的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增加可利用耕地面积181亩。2019年以来,治理侵蚀沟399条,保护耕地1558亩,保护村屯7个,保护道路730米。
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在海丰镇水土保持实地监测表明,年可减少径流67%左右,减少泥沙流失量77%左右,土壤侵蚀模数由3510吨/平方公里·年下降到480吨/平方公里·年,侵蚀沟变为稳定沟。据近两年219条沟监测数据,年减少泥沙淤积12.31万吨,沟道年增加蓄水9.4万立米。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治理区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通过实施侵蚀沟治理工程建设,保护耕地2130亩,增加林地面积2489亩,年增产粮食207万公斤,水保林年增加活立木1157立米,年可增加经济收入575万元。从近两年治沟情况看,增加林地面积758.55亩,年增加材积量559.62立米,年增产粮食81.02万公斤,年均增加产值247.18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乡村经济持续发展。
赢得了群众认可,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效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极大地赢得了群众的认可,特别是在侵蚀沟治理上,群众非常拥护,干别的工程需要做群众工作,而治理侵蚀沟群众在做你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了,脱贫成果更加巩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