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永远是中国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又十分珍贵的教材
来源:
中国望奎
日期:2018-07-12 22:19:14
点击:
属于:诗词之县
卢 明
谈到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就不能避讳的谈一谈校园现在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说的白一点,充其量就是分数第一。这就产生了不少弊端:轻视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轻视了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的教育等。教育的根本还是育人是第一位的,“不会做人,没有人性,没有人格,没有做人应有的情感,人何以为人?社会何以为社会?国家何以为国家?”(中国社科院杨叔子语)。现在的学生是拜金主义、自由主义者有之;无为主义、享受主义者有之;更有甚者是堕落无知。什么上学不好也不坏,不如回家做买卖,浪费青春回不来;什么该谈恋爱谈恋爱,压制青春划不来;什么学习好不如家庭好,家庭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荒唐可笑之极。国家三令五申的一再强调素质教育,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真真是到了不能光说不做而是势在必行的地步。更可气的是有很多中学文科学生不知道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谁,这是不是更可怕啊!!所以,作为毛泽东诗词的研究者和传播者的我们身上似有千斤重担。那么,还是首先让我们郑重的告诉他们: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领袖,同时也是亘古未有的伟大诗人。有人说: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诗人思想家、诗人军事家。他是集政治家的头脑胆识,思想家的深邃智慧,军事家的机敏运筹于一身的诗人;或者说是集诗人善于想象、富于灵感、狂放浪漫于一身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一位外国友人崇敬的说:“是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
有很大的一部分学生是很不情愿听你谈这些的,尤其是一谈到我们给他们树立的“榜样”时,他们会有很多我们认为是强词夺理的、胡搅蛮缠的语言在等着你。那么,我们是否换个角度和方法,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改造人的世界观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我们也无须太急),只要他们还是学生就会有希望。在古典文学教育过程中,在大部分学生的心里一定有喜欢的古代诗人-----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等等。那我们就骄傲的告诉他们,学一点毛泽东诗词对他们会更大有好处的。我们不说: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没有毛泽东,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也不说:毛泽东同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功绩---让穷人过上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打井人;单就用毛泽东诗词中所涵盖的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知识来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也应该读一读毛泽东诗词。循序渐进的毛泽东诗词就会对当代大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世界观的改造,树立良好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进而起到陶冶青少年的思想与道德情操更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结晶,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她既是溶史于诗的“史诗”,又是载诗于史的“诗史”。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哲理、深邃精辟的思想内涵和气势磅礡、浑然洒脱的艺术魅力。透过历史,抒发作者高远的理想志向和为之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和昂扬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饱含着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愫。那么,我们就从毛泽东诗词的“史诗”和“诗史”两方面入手学习吧。
一 毛泽东诗词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史诗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李世民言),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毛泽东深知其中的道理。在青年时期就如饥似渴的汲取新知识,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历史、地理、文学及一些自然知识。在长沙的十年中,受到了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进步民主思想的熏染并陶醉其中,经常是手不离书,书不离手。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他把一部《韩昌黎集》背得滚瓜烂熟,尤其酷爱古典诗词,从《诗三百》到《人境庐》,一切伟大杰出的诗人无不神交痛畅,所有优秀诗篇尽量搜求包揽。建国后虽日理万机,经他点评圈阅引用过的古典诗词达1662首,涉及作者415人。凭记忆书写了58位作家117首古诗词,上至宋玉,下至林则徐。所以,才有了丰厚的知识积淀和胸怀古今、臻至绝妙佳境的文化修养;才有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任意拿来为我所用的真功夫;才有了“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由臧克家、李捷、蔡清富编写的《毛泽东诗词鉴赏》正编收入的47首诗词除《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等少数几首外,绝大多数都引用了古人诗句、典故、历史传说。或直用其意、或深化、或组合、或反其意而用之,无不都恰到最佳。引导我们重温历史,神交古人。
毛泽东17岁写了一首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七言诗。读罢可以想到“三百年来第一流”的清末名儒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中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继而引深“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仅此一首小诗就可以神交两位古人,上至东汉,下至清末,这怎不叫人乐在其中啊!七言诗《游泳》(断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水击三千:《庄子·逍遥游》说:鲲鱼所化的大鹏鸟,从北溟飞到南溟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此典故在毛诗中见到四次之多,《七古·送纵宇一郎》中有:“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有:“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念奴娇·鸟儿问答》中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同为鲲鹏之说,作者的用意却迥然不同。“会当水击三千里”句,是诗人心存宏伟的人生目标和坚定不移地远大志向的体现;“鲲鹏击浪从兹始”是说诗人的好友为了国家之命运就要远赴日本留学,就像鲲鹏激浪一样,前程远大。这也是对好友才智的首肯;“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这里的鲲鹏就用作了贬义,指当时反动军阀势力强大于我红军多倍,但也不过是貌似强大而实质虚弱的、日渐悲衰的庞然大物罢了;“鲲鹏展翅九万里”句生动地喻示,在世界风云变幻的那个时代,鲲鹏代表着具有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畏强权、气冲霄汉、壮志凌云的俯瞰人间革命浪潮、关心人类革命事业大发展的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大形象。再看那不知鸿鹄之志的“蓬间雀”是多么的渺小可笑。这几处的用典相同,可喻义不同,不但给《庄子·逍遥游》中鲲鹏的描写增添了新的内涵,同时注入了更大的生机与活力。在毛泽东诗词中反其意用典的典型例子:《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前句就《孙子兵法》中“穷寇莫追”句反其意而用之;后句是讥讽楚霸王项羽的妇人之仁,轻易放走刘邦,最后造成自己自刎乌江的惨剧。这也给“穷寇必追”增加鲜明的历史依据。两个不同时代的著名历史人物,一个所说的,一个所做的在毛泽东的诗句里成了相互认证的因果关系,真是赞服之至。推陈出新,一字千金的例子:《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唱雄鸡天下白”,是由李贺《致酒行》诗“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演化而来的。李贺的诗虽有气魄,只是以个人名利为目的,是说一旦个人得志,便可名满天下;诗人的喻义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即将迎来阳光普照、光明灿烂的新时代。颠倒了词序、改“声”为“唱”,更加增强了昂扬向上的感召力和气势宏大的艺术魅力,一字之差,内容全新。这也是毛泽东同志对知识活学活用的、不死读书的充分体现。一个典故,能让我们想到多个历史人物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前面所述“人生无处不青山”句;还有《七律· 长征》由“红军不怕远征难”而想到王昌龄的《从军行》里的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和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诗云:“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行人驻马蹄”;《沁园春·长沙》“挥斥方遒”句,《庄子·田子坊》有“挥斥八极”,又有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不周山下红旗乱”句,就有《淮南子·天文训》、《国语·周语》、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里都有关于“不周山”的载诉。像这样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一诗仅22句11对,可用典、引用历史传说等就有11处之多:“天马凤凰”是我国传说中的灵异动物,它只属于中国,只要它们的出现,就象征有圣贤出世;“屈贾才”的“屈”代表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贾”是指西汉杰出的政论家贾谊,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们合为一传,后人们便称之为“屈贾”。简单的两个字会让人想起三位很不简单的历史人物;“山川奇气”古人认为,杰出的人才都是山川奇气所集中而产生;“鲲鹏”在前面已有阐述;“艨艟”宋朱熹《观书有感》诗二首其二有:“蒙冲(同艨艟)巨舰一毛轻”;“看稊米”《庄子·秋水》有:“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管却自家身与心”《礼记·大学》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自信人生五百年”《孟子·公孙丑下》 有:“五百年必有王兴者,其间必有名世者。”;“诸公碌碌皆余子”《后汉书·文苑传·祢衡传》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修)。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衣带水”《南史·陈后主纪》记载隋文帝准备出兵讨伐陈时对大臣们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我返自崖”《庄子·公木》有:“送君者皆自崖而返,君自此远矣”。这样的历史知识在毛诗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没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是不能信手拈来、任意驰骋在浩瀚的历史知识的海洋里。我们的青少年同学们,不防走一走捷径,学一学毛泽东诗词,自身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啊!
二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诗史
我们要牢记历史,因为是前人无私的给予了后人巨大的财富。即便是现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的发展与进步,任何事物产生的牢固基础都是前人给予的。现在,在有些老师的教学内容当中严重缺少这些。只是认准了所谓的知识点,只教考试有用的。比如,教一首古诗,只教语法、修辞,不教是什么年代的、是谁写的,不知道作者是干什么的,不知道这些人或一些事件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悲哀!你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他们会说:怎么来之不易的啊,谁是革命先烈啊?听听!要是将来连自己是哪里来的都不知道了,剩下的就不光是悲哀了!!
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近代历史,作为中国人是一定要知道的,如果你认为这段历史的页数太多,作为学生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怎么办?我给你一个好的建议:学一学毛泽东诗词,你不但会在短时间了解中国革命史,珍惜今天的生活,你还能学会如何珍惜自己。不论你现在干什么或你将来想干什么,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不管你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毛泽东诗词都会给你无穷而坚定的力量。
毛泽东一生所做的诗词不多,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毛泽东同志为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真实写照。所有诗词有一条鲜活历史红线(尤其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在中国革命斗争中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大半生所走过的道路上所留下的铿锵脚步声)贯穿其中,给毛泽东诗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活力,这也是与古人所作优秀诗词相比有本质不同的地方。
古人一些优秀的诗词,虽有高远的意境,磅礴的气势,雄健的格调,富有哲理的语言,虽然也能带来美的享受和启迪,通读以后还真难找到几句是使人振奋、催人向上、百折不挠、信心百倍的。尤其对挫折、厄运的来临,是手足无措,是顺从无奈,总有一股失落、怨世、慨叹之气压在心中,只能让人为之动同情之容,落可怜之泪,叹可惜之气。毛泽东诗词则大不同,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一种动力与激情,解决困难、厄运、挫折的法宝就是从容面对和坚决战胜,每每读罢,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血管中涌动——坚定信心、战斗不息、气吞万象、奋勇向前------
从1906年毛泽东13岁算起到1921年15间,诗人所作数首诗词,大部分可称谓砺志篇。有《井赞》中“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长”的好男儿应有“志在四方”之志;有《咏指甲花》中“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的信念永恒、志向坚定之志;有《呈父亲》中“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为了民族的振兴和人类的解放敢于牺牲、并笑傲人生之志;有《游泳》中“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树立人生远大目标的鸿鹄之志。还有《送纵宇一郎东行》中的鲲鹏击浪之志;放眼全球之志;君子当有大有作为之志;君子当有“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之志等等。诗人所立之志,无不关乎民族的兴亡,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没有一个是为了自己而立的。从古至今,有这种理想和胸怀的尽数几人!更有《奋斗》中“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这种只有不断的奋斗才是人生最大快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更是前无古人啊!!
从1921年至1927年这6年间所作诗词,记录着诗人已经加入了革命队伍,并开始了为革命远离亲人,为革命东奔西走,为革命冥想劳忧。“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虞美人·枕上》);“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贺新郎·别友》);“到中游击,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情逐浪高”《菩萨蛮·黄鹤楼》都是最有力的佐证。这一时期,可视为诗人参加革命的初期。
自《西江月·秋收起义》的“霹雳一声暴动”开始,才真正拉开了诗人伟大而光辉一生的序幕。从这时起,毛泽东诗词也开始承载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史实中可歌可泣的最为辉煌篇章。秋收起义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秋收起义,才有了我党的第一支真正的工农武装。井冈山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诗人都是用了《西江月》这个词牌加以赞美,让人们记忆深刻。之后,才有了《清平乐·蒋桂战争》中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才有了《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中革命队伍的不断壮大、革命形势的势不可挡;才会有《菩萨蛮·大柏地》前几次“反大围剿”的伟大胜利。这些都真实地记录只有共产党才是拯救民族危亡的真正英雄、光明使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鲜活动人、有声有色、情景交融、锦绣壮美的画卷。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看“红旗跃过汀江,----------分田分地真忙”《清平月·蒋桂战争》;看“直指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看“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看“万木霜天红烂漫------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看“赤橙黄绿青蓝紫------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看够了吗?好看的东西怎么能看够啊!但是,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几次受到错误的排挤和打击,可在的诗词中只看到了满腔的诗情画意般的革命热忱——“人生易老天难老,-----,战地黄花分外香---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东方欲晓,莫道人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等等。
《十六字令三首》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值得骄傲并震惊世界的“万里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开篇,至《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有十篇力作,堪称是来自长征路上和秦晋高原上的绝唱,形成了毛泽东诗词重要的创作高峰。有表达中国工农红军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不畏险阻的《十六字令三首》;遵义会议,毛泽东再次回到中央重要领导岗位后,有首次实践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而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的《忆秦娥·娄山关》;更有记载着爬雪山、过草地、战胜分裂主义、战胜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可谓艰苦卓绝、史无前例的我中国工农红军取得决定性伟大胜利的《七律·长征》等。其中最应该让我们记住是一首堪称是毛泽东诗词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沁园春·雪》。诗人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生花妙笔,批判了封建主义,赞扬了只有中国共产党,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拯救中华民族、代表国家前途与命运,走向光明的真正英雄,时刻鼓舞着革命者的斗志,吟咏成了气魄宏伟、充满生机、豪情满怀的千古绝唱。由此诗不由会想起:1945年的“国共和谈”时,蒋介石先生当时看到这首词后,招来众多“诗词大家”应声唱和,目的就是要把毛泽东这首词比下去。可蒋介石一一看过后是大失所望,一句“娘希匹”,把这段可悲可笑的历史丑闻,画上了功德圆满的句号。这能不大涨革命者的豪气,灭反动派的威风吗!这其中脍炙人口的诗句都为众人所熟知,就不一一列举。
从1949年----1950年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受到亲身领导的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鼓舞,一年多的时间里,共创作了4首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彻底敲碎了蒋家王朝最后的垂死挣扎,同时宣告国民党22年统治的灭亡。“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使人振奋。其中那豪迈的诗句使人激昂,激励着我人民解放军向西北、西南进军,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同志又一次用他那如椽巨笔以诗的形式把这一宏大的一幕载入史册。
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按臧克家、李捷、蔡清富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所录诗词,诗人共创作了21首诗词。五十年代后期的作品多为触景生情,抒发感慨之作,讴歌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缅怀为革命牺牲的亲人、战友和仁人志士。“----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憧憬;“------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水调歌头·游泳》是大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开山之作。全国人民已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建设热潮,这时规模宏伟的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正在全面施工,根治黄河和征服长江的大规划、大设想,也正在酝酿之中。“---一桥飞架南北---更立西山石壁------高峡出平湖”正是在这种时代精神的感召下,诗人热烈的歌颂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鼓励中国人民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迎着风浪开拓新中国建设的崭新局面,为伟大的宏伟蓝图去拼搏、去奉献、去牺牲!“绿水青山枉自多----”、“六亿神州尽舜尧---”《七律 ·送瘟神二首》记录着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消灭了几千年死缠在受苦大众身上的病魔“血吸虫”病,使人民脱离了苦海,讴歌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高大的英雄形象,再次证实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更不愧于诗人发自内心对人民的祈福“人民万岁!”。
六十年代的作品是正处在国际风云变幻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诗人听到、看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亲手制定的大政方针一一得以实施和国际反动势力的不断侵扰,一首首力作,随着思绪的升腾从胸中喷涌而出,形成了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又一个高峰。“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印证着“民兵是胜利之本”;民兵在人民革命战争中是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这也是在世界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论断。《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句句都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国内国民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外来的有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这一关键时刻,要镇定自若、信心百倍、矢志不渝、昂扬奋发的去战胜一切困难。坚信:乌云必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中国人民是什么都吓不倒的!“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是针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攻击中国共产党这一历史事件而作的,旗帜鲜明的阐述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严格区分敌友,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积极团结朋友,严厉打击敌人的战略思想的体现。《卜算子 ·咏梅》,《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都牢牢的记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内外压力,保持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与作风,最终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国民经济彻底走出谷底,全国经济形势逐渐回升。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共产主义事业进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螺线式上升的这一哲理。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忘记:苏共反目,撤走专家,单方面撕毁合同和协议近百个,停止供应重要设备等给我国的经济带来的严重灾难;不能忘记:1962年在在国际共产主运动中,在我国边境上,都出现了许多严重事态。那只不过是“雪压冬云”、嗡嗡叫的几只苍蝇;只不过是“蚂蚁缘槐”、“蚍蜉撼树”。看“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看“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最关键的还是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念奴娇·鸟儿问答》更是大长中国人民志气的辉煌大作。“鲲鹏展翅----背负青天”看到了正义的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已经汇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时,这可“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赶紧定个“三家条约”还有好吃的“土豆烧熟了,外加牛肉”,有这样的美好生活就什么都不要做了,这就是“共产主义”呀!“不许放屁,试看天地翻覆”这真叫骂的一个好啊!尖锐辛辣强烈的讽刺了修正主义的欺骗宣传和虚假共产主义、歪曲科学社会主义的丑恶嘴脸。中国要强大、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的权利是所谓放屁的“三家条约”所能剥夺了的吗?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更是对“不许放屁”的有力回击,同时也标志着强大的东方巨龙已站在世界的潮头,笑看风云、劈波斩浪、昂首腾飞、勇往直前!
综上所述,学习毛泽东诗词不仅能让你正视历史、享受古文化,而且,能教会你在迎接挑战的时候要“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泳》;对待困难的时候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当时有不顺、心灰意冷时,想到:“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你的心胸会一下子豁然开朗;确立了“人间正道”的人生目标后,那就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清平乐·六盘山》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还要胸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意志;当时光洗礼自己,觉得没做出多大成就时,想到“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你的内心会得到很大的宽慰;等等。你看,学一学毛泽东诗词会有多少好处啊!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发达,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泽东在1957年11月17日出访苏联时,对留苏的中国学子们说)。还是衷心的希望,我们祖国的未来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长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