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三产融合助推发展
【主持人】2018年8月9日,经国家扶贫办批准,省政府正式宣布望奎县脱贫摘帽,望奎县成为了黑龙江省2017年度首批摘帽县之一。请您介绍一下望奎县2020年脱贫工作有何打算。
【县政府县长】2020年,我们重点通过三方面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上力求更大战果。一是注重产业引领。将产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治本之策,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巩固再提升工程”。实施产业、就业、创业“三业联动”,按照“短平快”与“长远稳”结合的思路,一方面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造一批长效化、品牌化“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确保户增收入、村增积累;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小菜园”“小牧园”的同时,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园,链接脱贫人口就业。因地制宜增加公益性岗位,提高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户就业率。二是实施志智双扶。强化对脱贫户的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引导脱贫户转变等、靠、要观念,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正确导向,不断增强脱贫户自我发展能力,防止政策“养懒汉”。结合“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广泛宣传自主脱贫典型,传播正能量,激发内生力。强化技能培训,确保“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推动脱贫人口实现转移就业。三是健全机制保障。健全防范返贫长效机制,对脱贫户和边缘户合理设定预警级别,分级管理、分级施策,确保不返贫。健全政策保障机制,精准落实落靠医疗、教育、就业、金融等扶贫政策,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打好政策“补丁”,统筹贫困村、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双基固本”,防止产生“悬崖效应”。
【主持人】当前正值春耕的关键时节,更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黄金时期。请您说一下望奎县在实施现代农业上的做法。
【县政府县长】2020年,我们持续抓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一要稳生产。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实施主要粮食作物优化升级工程,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要稳定在23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要保持在22亿斤以上。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程,认真谋划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工作,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个三大作物集中连片千亩高产示范田,每个村至少建设1个三大作物集中连片300亩高产示范田。二要调结构。打好绿色有机、寒地黑土、非转基因三张牌,落实好农业“三减”面积和绿色食品面积。根据“市场导向、比较效益、项目带动和农民意愿”,科学有序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持续扩大食用菌、鲜食玉米、中药材、马铃薯等高值高效作物种植面积。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每个乡镇要打造1个示范村,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在中草药种植上,要充分利用光伏发电等地块,发展种植面积3万亩。三要兴畜牧。全力发展“一猪一牛一羊一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特色养殖,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畜禽产品供应保障能力。要抢抓国家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的发展契机和政策机遇,以牧原集团年出栏18万头全线生猪养殖场和双胞胎3处万头代养场项目为牵动,全力推动生猪全产业链发展,力争生猪饲养量突破185万头。要突出鹅鸭鸡饲养,大力发展禽类规模养殖,力争禽类饲养量增加到200万只,总饲养量突破900万只。要挖掘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潜力,加快引进繁养加销项目,着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四要强基础。我们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狠抓开工率投资率资金到位率,加快推进现有项目和拟建项目的实施进度。要高质量完成8.9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好头道乌龙沟、二道乌龙沟治理工程,大力推进水土保持治理,完成73条侵蚀沟治理 工程。
【主持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望奎县在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的同时,促进农业有效对接二三产业,三产融合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请您说一下望奎在三产融合方面有哪些做法。
【县政府县长】2020年我们重点从三方面促进三产融合。一是推动产业融合。要培育壮大现有农业加工企业,围绕打造畜禽、粮食、马铃薯、特色作物等全产业链条进行精准招商,招引一批牵动力强、产业链条长的农业龙头企业,把农副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工业打造成立县的第一产业,促使农产品从“原字号”向“新字号”转变。二是推动利益融合。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引导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建立利益共同体,加快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等三产融合模式。要推动业态的融合。创新运用“农业+”“旅游+”“生态+”“文化+”等模式,依托我县优质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开发农业观光、民俗文化、生态冰雪等旅游工程,推动乡村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三是推动产销融合。要高度重视并强力推动农产品产销对接,有效发挥职能部门“有形之手”作用,积极主动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等市场流通主体精准对接,建立起合作关系。大力推进“网红村播计划”,让更多“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优质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去,让我们“龙蛙大米”、“黄麻子土豆”等一些优势农产品走出去、卖出好价钱。要抓好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发挥“寒地黑土”公用品牌优势,实现产的好向卖的好的转变。